贵州为什么叫贵州
1、“贵州”名称,始于宋朝。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
2、指贵州的名称源自“罗氏鬼国”;因为“鬼”不好听,才转音为“贵”。
3、因此地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运送物资不易,造成百物昂贵,故有"贵州"之名。中国彝族的先民曾被称为“罗罗”或“罗苏”。唐宋时代,随着大理国崛起,彝族部落开始越过乌蒙山,在今天贵州地区广泛发展。他们在唐末已形成较大的独立政权,被称为“大鬼主罗殿王”。
宋末,贵州中部有罗氏鬼国,或称为罗施鬼国,依附于宋;南部则有罗殿国,依附于大理。
贵州的历史总离不开一个“黔”字,代代相同,直至贵州建省。这就是贵州简称“黔”的由来。
扩展资料: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置八番罗甸宣慰司。至元十九年(1282年),设顺元等路军民宣慰司。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顺元、八番两宣慰司合并,设八番顺元宣慰司都元帅府于贵阳。
后来又以乌江上游的鸭池河为界分为水东、水西。水西由安姓土司统治。水东由宋姓土司统治。至明初,彝族土司管辖今贵州省除遵义、铜仁、黔东南之外的大部分地区。
明朝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司,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2]。废思州宣慰司与思南宣慰司,保留水东土司与水西土司,同属贵州布政司管辖。
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将四川属遵义府,广西属荔波及红水河、南盘江以北地区,湖广属平溪、天柱,划归贵州管理辖。将贵州属永宁州划为四川管理辖。
到了民国时期,1935年红军在长征途中,在遵义召开遵义会议,中共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
贵州即将改名的大学
贵州即将改名的大学是贵阳学院。
一、原因:
贵阳学院得到了天津大学的对口支援,将拟更名为“贵州数字科技大学”,这所大学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与“数字科技”有关。
二、学校简介:
1902年,北京大学首倡者李端棻先生创立贵阳公立师范学堂,后更名为贵阳师范学校;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创办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85年更名为“贵阳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9年,贵阳师范学校并入贵阳学院,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应用型地方高校格局。学校设有16个专业学院和一个继续教育学院,涵盖了理、工、经济、管理和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
贵阳学院的王牌专业:
一、生物工程:
主要研究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原理、工艺过程和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制药、农林、食品等领域进行产品研发、生产、质量检测等。
生物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与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知识,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
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主要研究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涉及现代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等多个领域。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电子信息科学飞速发展,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适应能力,能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科学及电子信息产业等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与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理论和技术人才。
“贵州”的由来
“贵州”名称,始于宋朝。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
宋宣和元年(1119年),朝廷为奉宁军承宣使知思州军事土著首领田佑恭加授贵州防御使衔,"贵州"才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但当时的"贵州"仅限于今贵阳一带。
明朝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
扩展资料: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东南部,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全省国土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辖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毕节、铜仁6个地级市,黔东南、黔南、黔西南3个民族自治州。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580万人。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