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历代名称变更都有哪些
达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末商初,那时它属于巴方,即古代的巴国。隋炀帝时期,公元607年,它被改名为通川郡。唐朝的肃宗在公元758年将其更名为通达州州。宋太祖在公元965年进一步将其更名为达州。清朝的仁宗在公元1802年将其改为绥定府,民国二年,即1913年,绥定府被撤销,更名为达县。1950年,达县成为了川北行署区达县专区,随后在1952年归属四川省达县专区,1968年升级为四川省达县地区,直到1993年更名为达川地区。2000年,随着行政区划的改革,达川地区撤销,设立了现代城市达州市,下辖五个县、一个市和一个区。
达州的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包括煤、铁、锰在内的28种矿物。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已探明的天然气资源前景广阔,超过3万亿立方米,被国家列为“十一五”期间天然气开发的重点地区,并且是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中石化在宣汉普光发现的天然气田是中国迄今为止探明储量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海相整装气田,储量高达3561亿立方米。
达州正致力于建设“一中心、两枢纽、三基地”。作为秦巴地区的交通枢纽,它正在构建商贸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致力于成为中国西部的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以及秦巴地区的冶金建材和川东北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达州的目标是提升其在秦巴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影响力,成为该地区的强市。
扩展资料
《百城赋》以优美的笔法,歌颂了伟大祖国各个城市的历史辉煌、建设成就、人物名胜等,是一份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达州火车站改名了吗
改名了。达州站由原达县站发展而来,原达县车站于1970年开工,1973年10月通车,1978年6月1日正式成立达县车站,后达州建市,达县车站更名达州火车站,截止到2023年7月29日一直在沿用。达州站是中国四川省达州市的一个火车站,建于1975年,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达州车务段管辖的客货特等站。它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分界口之一。
达州历史沿革
达州历史悠久,其地域沿革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的巴地。夏朝时,达州归属梁州,随后在殷商时期属于雍州。春秋战国时期,这片土地属于巴国。秦汉时期,达州曾是宕渠县的一部分。
东汉和帝永元八年(96年),从渠县分裂出宣汉县。刘宋永初年间(420~422年),宣汉县升格为巴渠郡,下辖宣汉、始兴、巴渠等七县。到了梁朝大同二年(536年),巴渠郡被废除,改为万州,管辖七个郡。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名为通州,隋大业三年(607年)又变更为通川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通川郡恢复原名。武德三年,通川县城设立通川总管府,管辖八州,后改总管府为都督府,贞观年间撤销,天宝元年(712年)再改名为通川郡,直至乾元元年(758年)恢复原名。
宋乾德三年(965年),通川郡正式更名为达州。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达州降为县,直到正德九年(1514年)又升为府级州,辖东乡、太平二县。清朝嘉庆七年(1802年),达州改称绥定府,民国初年撤销,直至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达州所属各县,标志着达州历史的新篇章。
1950年,达州地区建制调整,成为川北行署区达县专区,历经四川省达县专区、达县地区,1993年更名为达川地区,2000年撤销地级行政区,设立达州市。达州市的行政区域经历了多次变迁,包括专区、地区等不同级别,直到20世纪末期的行政区划调整,达州市成为今天的模样,包括通川区、达县、宣汉县、开江县、渠县、大竹县等。
扩展资料
达州市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是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原达川地区更名建立,达州别称“达城”。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工业重镇,有“川东明珠”、“中国气都”、“巴人故里”之美誉。还有着大面积园林,被评为“四川省园林城市”、“四川省环保模范城”。达州正在积极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四川省文明城市、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四川省森林城市。达州市总面积16591平方千米,辖1个市辖区、5个县,1个县级市。“十二五”期间,达州市将成为四川培育十一个特大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