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高铁为何要改名字
成渝高铁这个名字,算是暂时离开大众的视线了。
2010年11月,成渝高铁(当时叫做成渝客运专线)正式开工建设,全长309公里,西端接轨成都枢纽成都东站,东端至重庆枢纽的沙坪坝站,引入重庆站,全线采用双线无砟轨道,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2015年12月底,成渝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在成渝高铁开通之前,成渝两地间其实已经有成渝铁路、成遂渝铁路2条铁路线,其中成渝铁路是普速线路,只能跑时速比较低的普速火车;成遂渝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开行了“和谐号”动车组。成渝高铁建设通车后,运行时速由于一些因素,只能开行300公里时速,但成渝两地间也出现了最快陆地交通工具,“和谐号”动车组最快只需要1个半小时左右。
运行几年后,到了2020年了,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两地的交通运输作为最基础工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改造升级,成渝高铁在2020年底开启了一个新时代,那就是开行“复兴号”动车组,并提速到时速350公里(其他“和谐号”动车组暂未提速)。成渝高铁也成为中西部地区首条开行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的高铁线路。
成渝高铁随即修改了名字。也就是在2020年12月底,成渝高铁在铁路官方报道中,也变成了“成渝城际铁路”。大家不禁要问了,为何成渝高铁这么简洁明了的名字,非要改成成渝城际铁路呢?我猜,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沪渝蓉高铁(成渝段)的建设即将开启。在成渝高铁提速改造前,成渝两地间其实已经在规划建设另外一条高速铁路了,大家叫其为成渝中线高铁。两地间已经有一条高速铁路了,再有一条该怎么称呼呢?难道依然叫成渝高铁、成渝中线高铁?虽然后者多了“中线”两字,但依然会有所混淆,有重名之嫌,不利于铁路行车组织运输。
二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连接两地间的高速铁路叫做城际铁路,感觉会有拉近距离的感觉,也确实是拉近距离了,两地间乘坐一站直达“复兴号”动车组,最多只需要花62分钟。这么点时间,无论是在重庆还是成都主城区,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也要花这么多时间。叫城际铁路,更好地反映了两地间经济圈建设的情况。
这两个原因我觉得第一个是最主要的,给新建设的沪渝蓉高铁让路。
淞沪铁路名字的由来
淞沪铁路【吴淞(“淞”)到上海(“沪”)的铁路】
中国第一条铁路。自上海经江湾至吴淞,长约14.5千米。
1875年英商怡和洋行组织“吴淞道路公司”,将铁路器材从英国运至中国私自筑路。
1876年8月列车压死行人一名,群情激愤,“公司”被迫停驶列车。1876年10月清政府与英公使签订《收买吴淞铁路条款》,但“公司”方面仍继续筑路,于1876年12月1日上海至吴淞全线完工通车。1877年9月,清政府赎回这条铁路后,即将全路拆毁。1897年2月重新修建淞沪铁路,改为标准轨距,采用每米重32千克的钢轨。1897年2月重新修建淞沪铁路,改为标准轨距,采用每米重32千克的钢轨。1898年8月完成。1904年10月并入沪宁线,改名为淞沪支线。
京沪铁路指的是连接哪里和哪里两地的铁路
答:
京指的是北京,沪指的是上海,京沪铁路是连接北京和上海两地的铁路
拓展资料:
京沪铁路于1968年建成,全长1462千米,原分为北中南三段。在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后,津浦铁路和沪宁铁路接轨,并改名为京沪铁路。
北段:老京哈铁路(京山铁路)北京至天津段(天津北站),建于1897年至1900年。
中段:天津北站到南京浦口站,称为津浦铁路,于1908年动工,1912年建成。
南段:南京浦口站到上海站,称为沪宁铁路,于1905年动工,1908年建成。
京沪铁路从北京站出发,路过北京南站、丰台站、黄村站,向东南到达天津市在南仓车站转弯向西,跨海河过天津西站,转向正南经过沧州、德州,在齐河县跨过黄河在西侧绕过济南(以前的京沪线经过济南市区),沿着泰山西坡到达泰安市。
一路向南沿着微山湖进入苏北地区,经过徐州枢纽继续向南经过安徽省的东部,转向东偏南,在南京长江大桥过长江进入南京市,最后一路向东经过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到达上海市。